廣州市近期即將舉行聽證會,準備大幅度調高停車費,以緩解中心城區堵塞問題。調價,是否就是治堵的最佳選擇呢?這已經是近來廣州最熱門的話題。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相信,看過系列報道,可能會得出另外的結論,并對廣州治堵,換一換思路。
作為特大型城市,廣州的交通擁堵情況,雖不算最嚴重,但足以讓廣大市民頭痛。緩解廣州交通擁堵,特別是中心城區的擁堵,這是大家的共同盼望。不過,對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現在可以說是分歧嚴重。一種觀點,是因為廣州城區停車費收費太低,讓有車族交通成本太低,不肯乘坐公共交通,加劇了中心城區的擁堵,因此,要提高私家車擁有和使用成本,限牌,提高停車費收費等。這種可以叫做價格杠桿派。
表面看來,價格杠桿派的想法有其合理性,既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要求,又可以增加收入。但如果認真分析,就會發現,這種似乎跟國際接軌的做法,并不符合廣州的實際。一則是,廣州的城市形態,跟西方有很大不同。廣州最重要的商業機構,政府機構,居民小區,基本上都位于中心城區,廣州還遠沒有形成住居在郊區,工作在中心區的商住分離,到中心區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剛需。提高中心城區的停車費,除了為停車場擁有者增加收入外,對于減少中心城區私家車數量,效果有限。商業機構為了吸引顧客,常常是實施免費或低收費,辦事者或居民,收費再高,他們還是會照樣使用。二則是,廣州的公共交通設施,無論是通達率還是便利性,還遠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遠遠不足以讓私家車主們棄私家車而就公共交通。價格杠桿治堵,在廣州一定效果有限,這些年已經有目共睹。
其實,如果再細細查看,就可以發現,廣州中心城區的交通擁堵問題,人的問題,遠遠超過了車的問題。大量擁堵的產生并不是僅僅因為車多,道路設施不完善,而是諸如行人交通意識不強,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穿馬路;或者是機動車主亂變線,亂超車,危險駕駛等造成的人車爭道,人車混流等原因。這種人為的因素,在廣州是非常突出的。廣州的道路情況相比于港澳臺等地,應該不算差,但是廣州中心城區車輛車速遠遠低于港澳地區,重要原因,就是跟人們的交通意識,跟城市的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大有關系的。要解決廣州城的交通擁堵問題,更應該從人的問題上下功夫,人的問題,才是治堵的關鍵。
因此,一說廣州治堵,就只想到提價,想到用錢來解決,這并非一種切合實際的作為,從某種程度上,這反倒可能是種懶政思維作祟,甚至有趁火打劫的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