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多數居民意見
在改造時,還有一些業主對具體細節持不同意見,認為改造方案不妥。比如綠化改造和停車位位置的確定等,每個細節都眾口難調。看似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方案,很多時候會因為少數人的堅持而作廢。因此,在桃源小區改造方案制定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曾前往杭州取經,多方做工作,才讓居民統一思想,最終順利改造。
桃源小區在施工改造過程中,也歷經多次修改。隨著施工效果逐漸顯示,到后期已很少有市民到居委會投訴。現在,為進一步做好居民的心理疏導工作,江北交警、白沙街道以及物業公司還一道編寫了一本業主手冊,圍繞桃源小區交通改造中居民最關心的26個問題進行詳細解答。目前,該業主手冊已發送到了950戶業主的信箱。
多方籌集改造資金
桃源小區車位改造的費用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市政府對老小區改造的補貼,約占一半的費用,另外一半的費用則是江北區政府,交警部門和物業公司共同籌集,可以說也是特例。
供求矛盾依然存在
截至去年底,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00萬輛,車越來越多,停車資源卻日益稀缺。尤其是在老小區,因為先天不足,車輛和車位的供求矛盾更加明顯。比如說,桃源小區現有車輛550多輛,改造后車位也僅有300余個,依舊無法滿足居民停車需求,而車位增長空間幾乎殆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