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出門,關注的不止天氣,還有“擁堵指數”,走哪條路最不堵,如果碰上車流高峰,估計需要多花多少時間?這些信息一目了然。這樣的目標,今年就要在浙江全省實現了。
最近,省治堵辦副主任鄭黎明在參加“浙江交通之聲”訪談時透露了一個信息,全省11個設區市都將在今年4月1日前,發布本市交通運行指數,也就是俗稱的擁堵指數。“目前,各市城市交通運行指數系統初步完成,實現對外發布條件基本具備。”
據介紹,交通運行指數是綜合反映路網暢通或擁堵的概念性指數值。交通指數取值范圍為0~10,分為五個級別,即“暢通”、“基本暢通”、“輕度擁堵”、“中度擁堵”、“嚴重擁堵”,數值越高表明交通擁堵狀況越嚴重。
指數值可以實時動態地反映全路網的運行狀態,通過定義早、晚高峰或者節假日高峰等不同統計周期,可以得到工作日高峰平均交通指數、日交通指數最大值等反映一天典型交通特征的指數,以便市民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擁堵的發生。
據了解,全省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625萬輛,平均每千人保有機動車276輛,杭州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已分別達到72輛。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快速增長給治堵工作帶來了沉重壓力。
訪談中,鄭黎明還介紹了2015年全省治堵工作的重點,他特別強調,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關鍵,2015年全省將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導地位。
“2013年3月中旬,我們委托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首次對城市公交分擔率情況作了全面調查,那時候全省各城市平均公交分擔率僅為18.4%,最高的杭州32.5%,離國內外先進城市差距較大(北京44%,上海49%,深圳53%,新加坡66%,香港86%),優先發展公交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