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專用道的設置必然面對道路資源的重新分配,社會上有不同聲音,部門內也有不同意見。尤其是在交通日益擁堵的情況下,很容易遭到私家車主的反對。
為了統一部門思想并形成合力,為了取得廣大市民的支持,2013年市治堵辦牽頭,會同市規劃局、市住建委、市交警局、市交通委、市城管局等各部門,以居民出行需求為出發點,根據現狀交通狀況及遠期的需求預測,結合道路沿線的交通熱點,對公交專用道網絡進行反復討論,系統且嚴謹地制定公交專用道網絡布局,形成了近期建設“三橫三縱”,至2018年建成“八橫八縱”的公交專用道網絡,公交專用道里程達到160公里以上的方案。
公交專用道,一年年在“長”
2013年前,寧波市僅有中興路、江南路、藥行街三段總計9.06公里公交專用道。當年,寧波市以交通擁堵治理和創建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為目標,加快了公交專用道網絡建設。
我市公交專用道建設敢打硬仗,敢碰硬骨頭,從交通需求出發,以中心區為突破。
2013年建成環城西路、福明路、驚駕路三條公交專用道,新增專用道里程30余公里。
2014年,建成創新路、百丈東路、環城南路、北外環、鄞州大道和鄞縣大道等公交專用道共40.88公里。
2015年,建設了新星路、廣德湖路、通途路、機場路等公交專用道,并以中山路等綜合整治項目為契機同步建設公交專用道,至當年末建成公交專用道28段,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總里程突破100公里,“七橫五縱”的公交專用道網絡體系已形成。
2016年計劃基本建成中山路、新星路、盛梅路等8條共19公里公交專用道,并結合解放路-大慶南路、環城北路等綜合整治項目同步再開工建設一批專用道;此外,還將啟動百丈路、嵩江路等公交專用道的前期研究工作。
三年建設期,無論是規劃、建設部門,還是交通、交警,無不下定決心,堅定不移地推進落實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努力突破建設、使用和管理中的瓶頸難點。環城西路剛于2011年經過街景整治,路段車道僅為五車道,同時,該路段公交車及社會車流量均較大,綜合考慮公交專用道設置的必要性與現狀條件,經多方案比選最終確定在雙向五車道的城市主干道采用“3+2”模式建設公交專用道,并結合交通流量特性設置可變車道,采取加強配套交通管理或管制將部分社會車輛引導至周邊道路進行分流等措施突破主要難點,保障公交專用道建設。
公交專用道,用得越來越“活”
市治堵辦牽頭,市交警局及市交通委等相關部門制定了《寧波市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管理辦法(試行)》,并經市政府法制辦審核,由公安、交通、治堵辦三家聯合下發,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實施。管理辦法對公交專用道規劃、建設、使用和管理都做了科學規范,并明確了政府各部門職責。
公交專用道建設充分考慮監控等電子警察科技設施投入,28條公交專用道共安裝監控設施160套,以充分提高常態長效管理水平。同時不斷優化標志、標線、道釘等相關設施,統一標識、統一樣式、統一標準,以充分提高專用道的易認性和顯見性。
公安交警部門通過電子警察監控和現場指揮執法實施公交專用道的常態長效管理,去年共查處違反規定使用公交專用道交通違法約10萬起,市民公交專用道守法意識進一步提高。
構建公交專用道網絡體系,建設只是第一步,系統性地管理與使用才是真正發揮其功能的關鍵環節。
為兼顧公交和社會車輛的通行效率,提高道路使用功能,我市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分全時段、高峰時段和公交優先3種,并以高峰時段公交專用道為主,其中:
高峰時段公交專用道55.2公里、18條(占總里程的56.8%,總條數的64%);
全時段公交專用道5.7公里,3條(占總里程的5.8%,總條數的11%);
公交優先36.3公里,7條(占總里程的37.4%,總條數的25%)。
同時,為確保生活應急等車輛通行,公交專用道內允許黃色號牌客車(包括校車、客運班車、旅游客車、通勤車等)借道通行,以提高專用道使用效能;同時允許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通行,兼作為城市應急通道。
另外,還因地制宜完善了路口車道互借通行設置。
公交專用道效益“專”出來
公交專用道建設為常規公交運營提供了資源保障。目前,市公交總公司、東方巴士、城鄉公交、公運公交、北侖公交均有公交線路途經公交專用道,途經線路達到174條,占全部公交線路的39%。據市公交、東方巴士和北侖公交統計,公交專用道日均運輸乘客12.2萬人次,占公交乘客的16.6%。公交線路在公交專用道區間提速明顯,整體提速達到9.5%,部分線路達到20%以上;公交服務水平的提升也吸引了居民選擇常規公交出行方式,據不完全統計,公交乘客整體增長5%,部分新辟線路如35路,公交客流增長76%。
居民出行方式的轉變也帶來顯著社會效益。公交服務水平的提升,平均每日吸引6.98萬人次轉向公共交通出行,每年節約燃油1.3萬噸,每年減少碳排放4.1萬噸。
公交線路提速為公交乘客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測算,受益于公交服務水平提升,居民放棄小汽車出行,每年節約汽油支出9500萬元,扣除公交出行成本,凈節約交通出行成本6400萬元。同時,公交提速為相關乘客每日節約出行時間3分鐘,按照寧波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計算,每年為乘客節約時間成本折合8760萬元。因此,公交專用道建設每年為乘客新增的直接、間接經濟效益達到1.5億元左右。
公交專用道,未來更美好
公交專用道建設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公交吸引力還不強,原因在于公交專用道網絡還沒有完全形成,公交專用道配套公交走廊線路還需要加強,公交專用道路權和路口優先還需要保障。
貫通公交專用道,形成公交專用道網絡。公交專用道早日連網成片,公交專用道發揮的作用就越大。接下來的重點任務在于貫通東西線,加密南北線,在“七橫五縱”的基礎上,至2018年拓展成“八橫八縱”公交專用道網絡。
優化公交線路網,增配專用道走廊線路,逐步從道路建設的工作重心轉向路權分配的工作重心,切實保障公交乘客出行權利,引導居民出行方式轉變。
貫徹公交優先發展,保障路口路權優先。下一步要學習深圳等國內其他城市先進經驗,研究推進公交專用道移動抓拍系統的建設,進一步提高公交專用道守法率,保障公交車路權。同時,要加強交叉口信號管理,因地制宜研究推進寧波市公交信號優先機制,試點公交路口優先。
相關鏈接:城市道路網建設情況
十二五城市道路網建設成效
十二五期間,我市不斷加大城市快速路建設力度,相繼建成了機場路、環城南路、北外環路、夏禹路等40余公里城市快速路;啟動實施東苑立交改建、機場路北延、環城南路東段、北外環東段、世紀大道以及東外環等快速路改造,較好的發揮了快速路的“走廊”效應,有效緩解城區交通擁堵;在2013年打通首批59條“斷頭路”基礎上,2014、15年又相繼打通20余條,有效地緩解了城市道路瓶頸的制約;加快過江通道建設,新江橋已建成啟用、跨奉化江的澄浪橋主體已建成,中興北路跨甬江大橋和三官堂大橋相繼開工建設;加快推進中山路綜合整治工程及啟動寧鎮路改造、解放路、大慶南路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暢通城市交通路網,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提升城市主干道的形象;加大中心城區支路網建設,構建道路微循環系統區域路網結構。
2016年城市道路網建設計劃
以便民、利民為目標,以完善網絡、保暢緩堵、提升品質為抓手,推出“樂行路網”構建行動。加快快速路網建設,加強組團間快速聯系,建成東苑立交等快速化改造項目,加快推進環城南路東段(海晏路-東外環路)、北外環東段(世紀大道-東外環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東外環(環城南路-北外環)和世紀大道(東苑立交-百丈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構建由機場路-北外環-東外環-環城南路組成的快速保護殼;加快跨江橋梁建設,建成澄浪橋,完成靈橋大修工程,加快推進建設中興北路跨甬江大橋、三官堂大橋,緩解核心區過江交通壓力;結合東部新城與城西發展,加強區域聯系通道;完善軌道站點周邊路網,基本建成中山路,推進解放路-大慶南路綜合整治工程、寧鎮路改造工程,完善中心城區道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