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聞媒體朋友:
大家好!10月21日是我國的法定“老人節”,在老人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向大家通報一下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下面,我主要向大家簡要介紹三方面情況。
首先,我介紹一下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展情況。
我市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25.5萬,占戶籍總人口的21.5%,人口老齡化高出全國6個百分點,高出全省2.1個百分點。據預測,到2020年,我市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4。到202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200萬,占總人口的1/3。可以說,社會對養老服務的現實需求十分迫切,潛在需求也較為龐大。
近年來,我市按照國務院及省、市政府有關建立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總體要求,堅持民生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大力推進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
市和縣(市)區兩級先后推進了一批重大養老機構建設項目,截至2014年底,全市建有養老機構239家、床位41996張,平均每百名老人擁有床位約3.4張,基本扭轉了城區養老床位“一床難求”的緊張局面。與此同時,積極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累計建成各級各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2266個,覆蓋全市約80%的社區和70%的行政村。針對居家高齡、獨居老人生活照料難等突出問題進行重點解決,全市330個社區(村)通過建立老年食堂或與鄰近餐飲機構合作,每天為約6000名老人提供用餐服務。全市有8個縣(市)區已建立了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全市城鄉約2萬名困難老人享受了政府補貼服務。
其次,我介紹一下我們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舉措。從大的方面來說,主要采取了以下幾方面舉措:
(一)完善政策體系。一是注重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先后出臺了以《關于深化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甬政發〔2012〕85號)、《關于進一步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甬政發〔2014〕68號)為總綱的一系列養老服務領域的政策文件,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重點扶持民辦養老服務業發展,著力破解養老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用地用房、融資信貸、稅費優惠以及運營管理、隊伍培育、醫養融合等方面的難題,尤其是加大了資金扶持力度,對民辦養老機構新增床位給予每張2萬元的補助;對新(擴)建的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城區給予5—10萬元、農村給予3—5萬元的建設補助;對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按投入額的30%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最高可達50萬元。二是注重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會同市規劃部門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了《寧波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2-2020)》,明確提出了“9055”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形成90%的老年人實行家庭自助養老,5%的老年人實行社區幫扶養老,5%的老年人實行機構照護養老的格局。三是注重加強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先后會同質監部門制定了《寧波市地方標準—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規范》、《寧波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評定辦法》、《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規范》、《養老機構服務規范》,有力促進了養老服務的規范提升。
(二)多方加大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多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連續9年將養老服務項目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切實發揮政府在養老服務中的主導作用。今年,“全市新增養老床位4000張、新(擴)建城鄉居家養老服務站點150個、新建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個以上”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市、縣(市)區兩級財政逐年加大投入,僅2014年,市、縣(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9.02億元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二是支持、引導民間資本投資。近年來,我市通過政府推動、政策驅動,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呈現出多種模式并存、多方力量共同興辦、多個檔次共同發展的局面。截至2014年底,全市民辦養老機構床位已達16706張,占總床位的40%。2011年以來,民間資本共投資養老服務業21.14億元。三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投入。2011年以來,市本級福彩公益金投入近3億元,用于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慈善基金和社會各界捐贈累計達5500萬元。
(三)加強隊伍建設。一是加快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2014年依托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了“寧波老年照護與管理學院”,以中短期培訓為基礎,并依托現有的護理、康復、家政服務等專業,逐步拓展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高等學歷教育,2015年招錄養老護理、營養、康復、管理等專業學生407名。實施大中專畢業生到養老機構入職獎補制度,努力擴大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儲備、優化養老服務隊伍結構。二是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培育了3個養老服務護理員培訓基地,出臺養老護理人員免費培訓政策,分層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實行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著力提升養老護理員隊伍素質。目前,全有1726名養老護理員持有養老護理技能證書,持證上崗率達到71.9%。
(四)推動改革創新。今年,象山縣、江北區、鎮海區、鄞州區被列入全省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一是推進公建民營試點。重點推進了市老年療養院、海曙區廣安養怡院、江東嘉和頤養院、江東區頤康院、象山老年公寓、鎮海金生頤養院等一批公辦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改革試點。二是推進收費定價改革。出臺了《寧波市養老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公辦養老機構床位費實行政府核定價,護理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其他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床位費實行政府指導價,護理費由其自主定價;民辦養老機構收費以市場調節為原則,實行自主定價,著力營造公辦和民辦養老機構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三是推進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融合發展。發揮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示范效應,引導養老機構開展院外服務拓展,鼓勵探索建設社區嵌入式托養型養老服務機構,強化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功能。幾年來,涌現出了江東區“家院互融”服務中心和鄞州區“愛照護”等為代表的養老服務新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最后,我介紹一下今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推進方向。今后一段時期,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圍繞“保基本、促改革、優服務”九個字展開。
(一)保基本。一是繼續推進養老機構建設,加快推進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計劃年內新增養老機構床位4000張以上,到2016年底全市每百名老人擁有床位數4張,努力提升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的保障供給能力。二是按照“城市十分鐘、農村二十分鐘”養老服務圈的總體目標,繼續推進城鄉居家養老服務站點拓面建設,逐步實現服務設施城鄉社區全覆蓋;同時,積極推進街道(鄉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強化服務中心與社區站點的資源統籌和功能互補,逐步構建起覆蓋城鄉、分層設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兩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三是健全完善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對困難群體和有特殊需求的老人逐步擴大補貼范圍;推廣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把基本養老服務項目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
(二)促改革。一是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今后新建的公辦養老機構,在承擔保基本(“五保”、“三無”老人,困難群體老人,需政府特殊照顧的老人的養老服務)職能之外,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主要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委托給社會力量運營。二是推進醫養融合發展。積極推動醫療服務資源與養老服務資源相互融合、相互補充。今年重點推進東錢湖錢湖醫院、海曙區廣安養怡院、奉化市文芳老人護養園等一批“醫養融合”省級試點,積極探索“醫養融合”發展路徑。三是優化養老機構規模、布局。注重整合社區資源,大力發展資源就近配置、功能因地制宜、服務便捷可及的小型化、差異化、精細化養老服務設施,滿足社會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需求。
(三)優服務。一是完善行業標準。深化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健全完善養老服務標準、養老服務信息化標準、居家養老服務站點評定標準,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規范化水平。二是推進“智慧養老”。推進智慧養老建設三年規劃,促進養老需求與服務資源的無縫對接,提升養老服務信息化水平。三是強化規范管理。以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為抓手,加強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和規范管理,努力提高養老機構的風險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以上是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總體情況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方向。在此,也衷心希望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宣傳養老服務工作,共同營造良好的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環境。
|